•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泥巴

    小时候,我虽不懂欣赏二月初惊见草芽、春色满园关不住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等诱人春景,但依旧盼着春天早一点到来。为什么?因为七九河开后,我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玩泥巴,用黄泥、黑泥等幻化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人、动物、房子、火车、汽车。 在乡下,几场谨慎的春

  • 做满月

    中国城乡各地,特别是关中农村,有给初生的婴孩做满月的习俗,是为一个家庭及亲朋间的喜庆之事。 记得儿时那些年,母亲常常带着我去亲戚家给小她一辈的侄女、侄儿或外甥们出生的子女贺喜过满月。过满月是很讲究的,除了给新生儿买顶小花帽、做两件小衣服、一

  • 灯笼会

    灯笼会,灯笼会,灯笼亮了长一岁儿时的我们,正月里最为神往的事儿,就属这一年一度的灯笼会了。 大年初八前后,招待完回礼客,有了舅家送来的灯笼,我们就开始点灯、挑灯和游灯了。这种串连起来游玩的灯笼会,在每个夜幕刚刚降临就会开始。游灯时大孩子组织

  • 新年的礼物

    西安第一场大雪飘得漫天轻柔。儿媳妇因为双胞胎即将临盆让人格外担心。跑进高楼,冲下高层,我每天进进出出忐忑不安地打发时间。社区负责人姜婶捧着一个不锈钢钵屉拦住了我,她很理直气壮地挡在我面前说,你最应该交十元钱了!她用下巴点了一下园区里四处游

  • 买肉

    1971年11月底的一个星期天中午,母亲拿出3张1市斤的大肉票、10元钱,打发当时10岁的我去附近的纺织城肉食店买肉,说是要给家里改善一下生活。母亲反复叮咛我拿好不要丢了,早点回家。我去肉食店一看,好家伙,等待买肉的人一圈一圈绕了很长的队伍。我心想,

  • 斗鼠记

    按理说,看到庄稼丰收了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对于1987年的我们家来说,却是喜忧参半。 我家在蓝田县蓝关镇新寨村,当时家里只有两间土瓦房,早已让部分收回的庄稼挤得满满的。还没有晾干的大豆和稻谷被码放在门背后,待剥的玉米堆得已经和炕头一样平了。看着拥

  • 敞开心扉结善邻

    我们在一处新建的楼盘买了房,接着开始就如何装修筹划起来。 妻子在整栋楼转了转,发现装修都搞得热火朝天,大多人家为了安全都把阳台封闭起来。妻子说,那我们也照着搞吧。我却另有想法,封闭阳台感觉像被囚禁起来了。阳台是唯一直接亲近自然的空间,在上面

  • 打核桃

    一到暑假,鲜核桃就上市了。大街小巷常见推车摆摊的小贩,用夹子夹开硬壳,露出白白嫩嫩的核桃仁,引人嘴馋。我每每称上一两斤,尝个新鲜。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父母被下放到汉中劳动,带走了弟弟妹妹一大家子,只留下十来岁的我一个人在省城上学。一天早上

  • 我的姥太爷

    兰馨这个名字是我的外曾祖父,即姥姥的父亲给我取的,源自屈原的《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意为飘得很远的香气,我想他是希望我有兰草般高洁的品行,遗世而独立,虽长于幽谷寂寞之处却不改其品性。 小时候,我叫他

  • 小小“灯笼”寄情思

    趁着休假,我回到离开了很久的家乡,乡村的景色依旧是那样怡人。一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前院,因为我看到了满树的红灯笼红彤彤的柿子。 几年前,院子里一共有三棵柿子树,后来树越长越大,不得已砍掉了一棵。现在看到的两棵又几乎要把整个院子都占满了,

  • 给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挺孝顺的人,每周末都会和老公一起带着儿子回家看望父母。不过有的时候也挺无奈的,每次出门的时候,父母都恋恋不舍,问我们下次什么时候来。我顿时哭笑不得,除了周末还能什么时候回来呢?可每次父母都还是要重复地问。 直到那次晚饭后,

  • 两老三进养老院

    成家后,我家兄妹三人都搬出去过了,爸妈仍住在老房子里,由保姆照顾。可这些年,随着年岁增大,爸妈做事越来越力不从心,有时还冒出些怪想法,让我们无所适从。 去年夏天的一日,我像往常一样提着东西去看爸妈,没想到大门紧锁。这时,大姐和小弟也来了,见

  • 固执的岳父

    岳父快80岁了,耳朵失聪,还患了老年痴呆症。这样的身体是不容许一个人出门的。他却在家里坐不住,一有时间就溜了出去,还常常把自己丢在外面。有时就是出了小区,转一个圈,他就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因此,一家人为了他,不知道伤了多少脑筋。 我们给他买了

  • 跟着妻子学“呷亏”

    1975年,按乡下的习俗,我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母亲突然变得爱唠叨了,老在我面前提及一个女子,说她父亲在村上受了委屈,她是如何如何安慰父亲;父亲病了,她又是如何如何细心的照顾;出集体工时,她又是如何如何的能吃苦耐劳末了,母亲总要加上一句,问我

  • 大舅的寿岁

    大舅住在最西头,外屋有一口大棺材。 棺材有多大?不好拿尺子去量,不知道具体的尺寸,想必有讲究。盖板和两端堵头露着的帮,厚度都有我的小臂长,用手拃拃不过来。 大舅早早就买了两棵有百多年树龄的老柏树,看着木匠在院里叮叮当当做成棺材。棺材里照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