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春晚

    怀念小时候,每年除夕和家人一起准时守在黑白电视机旁,认认真真地看春晚的情形。春晚之于当时的人们,不仅仅是一台电视节目,更是一道欢度春节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 记得有一年,家里的电视信号不好,眼看春晚开场的时间就要到了,可把我和来看春晚的邻居小

  • 与阳光约会

    九里湾的橘子熟了! 最近几天,母亲一直跟我唠叨这个话题。仿佛我们不去九里湾看橘子,那里的橘子就不是橘子了;仿佛我们不去九里湾看橘子,这个秋天就白白的过了。 我只好赶紧处理完手头的事,跟她一起去看九里湾的橘子。 说实话,我也是向往着花红果熟的九

  • 温暖的火炉

    那个年月,山里的冬天很冷,经常下雪。 天刚蒙蒙亮,母亲早起在室外台阶上生火炉。柴火在引燃,木炭在火炉里燃烧,映红了窗户纸。母亲叫醒我,起床,穿衣,洗脸,戴手套,手提火炉,跨出院门去上学。 学校位于一个高出公路几十米的高坡地,我们的教室在一座

  • 相信童话

    小时候,我们是那么喜欢童话故事。童话世界里,花草会唱歌,鸟兽会说话,大海里有美人鱼,天上有天使,森林里有多姿多彩的舞会,夜空里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日月星辰懂得我们的喜怒哀乐,江河湖海里每天都上演着曲折的故事一切都是生动缤纷的,充满着浪漫传奇

  • 干粮

    十一年前,我大学毕业了。我从一个叫杨凌的地方回到了旬阳一个叫瓦房村的地方。那次回家,只是为了道别。从此离开生我养我二十三年的家乡,人生开始另起一行。 当我背起行囊离开瓦房村,朝着南方的城市前行的时候,我承认我有些忘恩负义。因为我没有丝毫对故

  • 身边的温暖

    他是我们单位的一名保安。戴一副眼镜,镜片后面的眼睛总是笑着,好像有什么高兴事。大家都叫他王保安。他喜欢用带唐山口音的家乡话热情的和大家打招呼,他的笑声呵呵呵是一串一串的,带一点天真的孩子气。虽然同为保安,其他保安总是嘲笑他,反应有点慢。 他

  • 三代情

    我刚参加工作那年就入党了,当时觉得荣耀极了。那时打电话还不方便,我就写了一封激情澎湃的信给父亲。直到现在,父亲还保留着那封信说,写得像演讲词一样豪迈,充满激情。 比我的信还有激情的,是父亲的回信。父亲在信中说:咱家光荣啊!三代都有党员!你爷

  • 童年

    小时候,姥姥家在飞机场附近,那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口有两棵高大的梨树。春日里,繁茂的树冠上缀满了千朵万朵盛开的梨花,风儿一吹,洁白的花瓣飘飘洒洒落满田间地头。 我们几个小丫头逛完三月十五刘守庙会,就赶去姥姥家。早就在大梨树下等候的小表弟,

  • 土,包容而神奇。可萌芽的种子,欲生长的秧苗,只要投入土的怀抱,它都会倾尽所有,滋养其绽放生命的精彩,不管那些生灵天生高贵或是卑微。 着实难以置信,被踩在脚下、其貌不扬的泥土,竟会拱出绿色柔嫩的芽子,捧出娇艳缤纷的花朵,育成参天葳蕤的大树,奉

  • 味蕾上的故乡

    汪曾祺笔下,瓜果梨桃,萝卜白菜,煎炒烹炸皆有情致。我最喜欢《咸菜慈菇汤》,汪先生远离家乡数十载,还清楚记得那碗咸菜慈菇汤,我很想喝一碗咸菜慈菇汤。我想念家乡的雪。读到这儿,只听得心里吱扭一声敞开门,故乡的气息扑面而来。口中的味蕾也不安分起

  • 小梁山

    古城有许多关于胡同名字的趣闻,我的童年就是在三山不显四水不流中的小梁山度过的。 小梁山北面是由辘轳把胡同、省府前街衔接的总督署和大旗杆,东边离南大街较近,南面靠近二中操场。小梁山是由东西两个宽大的小广场和几条东西南北都有出口的胡同组成的。我

  • 小街情思

    在梦中,我的家总是出现在那条古城的旧街上。每一幢房屋、每一个胡同口,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门前的老槐树、甜甜的榕树花,又勾起我悠远的回味。 1972年,当我10个月时,就搬到这条街上。从我记事起,这条不长的小街成了我玩耍的天堂,沙牛胡同撒珠胡同是我和

  • 童年的“52号院”

    前些天大哥告诉我晚报刊登了一篇写永华南路52号院的文章。啊!这不是我们曾经住过的大杂院吗?这么巧!回到家中,我仔细地找出了这篇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特感亲切。 作者描述的应该是1959年以前52号院的事。当时我家住的是南屋,住同三间(相当于现在的拼

  • 亲爱的婆婆,谢谢你

    大学毕业一年后经人介绍,我和爱人相识、相恋、结婚,位于市郊的一个三代同堂的农家大院便成了我的新家。 在这个大家庭里,婆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她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身材微胖,为人随和,上要服侍九旬的婆母,下要照顾三个日渐长大的儿女。平时忙地

  • 卖烧饼的男人

    小街拐角的地方有个烧饼摊,卖烧饼的是个瘦小的中年男人。他烧饼烤得很好,焦香个大,家里人都喜欢吃,我下班回家经常会买几个。时间长了,彼此熟了,有时候就唠一些闲话。得知他是河南人,和我母亲是老乡,彼此感觉亲近了很多。 他听说我母亲喜欢吃他烤的烧